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不僅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物質脫貧,還要高度重視精神脫貧。
“精神脫貧”脫的是一種精神狀態,從此,貧困群眾都積極的、奮斗的干勁,不在庸、懶、散。以進取精神克服庸,貧困戶也是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的人,唯有進取心方可割“窮根”。以自覺主動克服懶,懶說實在的就是自己缺乏自律,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一萬個借口推脫,對于貧困戶而言唯有自己徹底改變才能真正富起來。以整體觀克服散,對于貧困戶要樹立其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思想,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會因為一兩個人就拖延進度、延緩進程,要讓貧困戶樹立大局觀,積極支持扶貧工作。所以,擺脫精神貧困,要肯定內因的決定作用,作為貧困戶自身要有一顆求進的心,以勤勞致富拒絕懶散,有一顆勞動的心;其次要各級幫扶部門發揮好主導作用,引導協助貧困戶干事創業,培養一雙勤奮的手。
“精神脫貧”脫的是一種精神面貌,從此,貧困群眾都有向上的、拼搏的動力,不再等、靠、要。等、靠、要是一種極端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的表現,對于貧困戶來說,要以危機意識拒絕等,脫貧攻堅到了爬坡上坎的關鍵期,每個貧困戶需得鼓起干勁兒加油干,拖拖拉拉取不了成績,坐吃山空只會混吃等死。要以擔當意識拒絕靠,貧困戶先為人后才為貧困戶,應該有做人起碼的擔當,任何事情自己都要靠自己,不要等著別人救濟。要以責任意識拒絕要,脫貧致富的主體是貧困戶自己,最終受益人也是自己,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對于貧困戶而言只有徹底在精神上脫了貧才有后續的一系列發展狀態,才是真脫貧。(作者: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