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小螞蟻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專家和領導又拿花唄和借唄說螞蟻不是普惠金融,那么到底什么是普惠金融?個人認為:
1、普惠金融首先是在不需要抵押和擔保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人的信用可以獲得貸款的金融。如果一個金融機構,在貸款時,除了需要借款人信用外,還需要借款人提供各種擔保,那么這個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就不是普惠金融。目前來看,各大銀行都做不到不需要擔保和抵押就可以給借款人貸款,因此,他們都稱不上是普惠金融。
2、其次,普惠金融在貸款金額方面能夠滿足借款人較小金額的貸款需要,比如今天需要貸款3000元或5000元甚至是幾百元,金融機構能夠提供這樣的貸款服務。目前來看,各銀行也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
3、普惠金融在放貸時間方面應該比較快捷,貸款應該在1天最遲2天內放款,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在幾個小時內放款。但目前,銀行貸款,需要各種手續,每個10天半月是放不出來款的。
4、普惠金融要有一個提前還款的便捷通道,比如借款1000元,原計劃期限是貸10天,但手頭寬松了,可以提前5天還款,甚至臨時急用的貸款第2天就可以還款。目前各大銀行也是做不到。
5、對于利率,這個不應該成為衡量普惠金融的標準,因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幾十億的貸款和1000元甚至幾百元的貸款,不能用同一個利率來衡量。
綜合上述幾點,目前各大銀行均不符合普惠金融的特點,也沒有普惠金融的產品。那么其他支付機構有沒有這樣的產品或服務呢?常見的就是支付寶的借唄和騰訊微信的微粒貸。借唄可以借幾十元錢都可以,多的幾萬,不需要擔保和抵押,只憑借款人的信用,信用好的額度高,能夠滿足借款人小額借款的需要,款項發放及其快,幾分鐘甚至1分鐘就可以到賬,還款也極其方便,可以提前還款,按實際借款天數計算利息,還款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就可以了。
至于花唄,其實就是一個延期收款的服務,算不上是一款金融產品,為了促銷,每個企業都有這種操作。
消費貸款業務與“普惠金融”有哪些聯系?
消費貸款,只是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以消費者信用為基礎,對消費者個人發放的用于購置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從兩個概念中就可以看到,普惠金融是包括消費貸款的,但是消費貸款絕不是普惠金融的全部體現。把消費貸款包裝成“普惠金融”,無非是為各類消費貸款業務披上一件道德高尚的外衣,甚至有些違法貸款業務,諸如“714高炮貸”等,也會貼上“普惠金融”的標簽搖身一變為合法信貸業務。
從市場反映出來的情況看,雖然“普惠金融”這個概念看上去很美,它的宗旨也是讓社會健康發展,但是在社會中已經變了味,眾多的網絡貸款、小額貸款都為自己冠上了“普惠金融”的旗號,似乎“普惠金融=消費貸款”,而結果卻是造成了很多人過度使用消費貸款,但是消費貸款到底該不該劃為“普惠金融”呢?
這些年,中國傳統的“量入為出”的消費觀已經逐漸被年輕一代人所打破。來自西方的消費觀念認為,消費貸款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而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只能建立在提高收入的基礎之上,如果是持續依靠消費貸款來支撐個人的消費欲望,最終都會導致經濟上的崩潰。關于欠網貸、小貸而走向人生絕路的消息不絕于耳,而且多數都是正處于花樣年華時代的80、90后,有些在校大學生就已經被多種消費貸款所綁架而不堪重負。